根據國立政治大學不動產研究中心的「近十年房貸成數不足交易糾紛統計」資料,因貸款成數不足而引發的交易糾紛案件持續增加。尤其在央行信用管制、限貸政策不斷緊縮的情況下,銀行對貸款條件日趨嚴格,許多購屋族在談定價格、簽約下斡旋後,卻卡在一個致命問題上:「貸款成數不足」。
本篇深入解析「貸款成數不足」的法律效力與買方能否主張解約、仲介費該不該付問題。

若你正處於預售屋貸款對保失敗、急需交屋補資金的情況,請參考另一篇延伸內容
《預售屋貸款沒過?你不孤單!逆轉預售屋貸款失敗的 3 解方、實例分享》
Table of Contents
Toggle什麼是貸款成數不足?
貸款成數,是指銀行核准的房貸金額相對於房屋成交總價的比例。舉例來說,若成交價為 1,000 萬元,銀行願意核貸 800 萬元,則貸款成數為八成。然而,這個比例並非由買賣雙方說了算,而是由銀行根據房屋估價結果、借款人條件、政策限制等多方因素決定。
延伸閱讀
個人信用報告分數怎麼看?
房貸成數不足的三大原因|怎麼愈來愈常見?
根據實務分析與新聞資料,目前導致房貸成數不足的常見因素包括:
個人原因|借款人條件未達標
非個人原因|政策性限貸措施上路
銀行估價偏低|結構性風險或房屋所在區域影響
房貸成數不足愈來愈常見,主因在於金融環境與政策雙重收緊。自 2023 年起,中央銀行接連實施多輪限貸令,尤其針對第二戶、第三戶購屋者限制貸款成數與取消寬限期,加上銀行因應風險控管,對借款人財力、信用、負債比要求更為嚴格。
即便首購族,也可能因個人條件或房屋本身估價不足,導致核貸成數未達預期。近年利率上升、資金緊縮,更加劇了這一現象,使許多買方在完成簽約後才驚覺「貸不到錢」,引爆一連串解約與違約金爭議。

貸款成數不足,買賣合約會無效嗎?
「貸款成數不足」是否構成合約無效,是許多購屋人面臨重大資金落差時最想知道的問題。但在法律上,貸款成數不足並不當然導致買賣契約無效,其效力端看當初合約是否有明確約定「貸款條件」作為解約條件,並且如何認定「可歸責事由」。
法律依據|民法與消費者保護法
根據《民法》第 245 條之 1 規定,契約雙方若於締約過程中對將來不確定的事實(如貸款條件)有明示或默示的條件,該條件是否成就,將直接影響契約效力。再者,《民法》第 252 條 亦允許法院對過高之違約金予以酌減。
另外,《消費者保護法》第 43 條 指出,若消費爭議未能協議成立,主管機關得依法介入調解。該條文成為近年許多貸款成數爭議案的主處理依據。
貸款成數不足,解約後仲介費該不該付?
實務案例分析
根據國立政治大學不動產研究中心的「近十年房貸成數不足交易糾紛統計」資料,我們可以觀察到當貸款成數不足時,買賣合約會因合約條款與事後處理情形而有不同:
年度 | 案例說明 | 結果 |
---|---|---|
111 年 高雄市 | 合約內明訂「貸款成數不到七成可解約」,惟業者認為貸款成數不足是消費者個人因素,要求支付違約金 | 經協議後成功解約,不賠違約金 |
110 年 新北市 | 合約有載明解約條款,仲介仍主張須收違約金 | 業者返還簽約金及斡旋金計 53 萬 760 元予消費者,圓滿解決紛爭。 |
109 年 嘉義市 | 銀行核貸不足,買方無力付款 | 消費者支付 10 萬元予賣方,及支付 2 萬元予房屋仲介加代書費 2 千元,圓滿解決紛爭。 |
專家觀點補強
根據《工商時報》2024年報導,法律專家林明忠律師指出,坊間常見的條款例如:「如非因買方個人因素導致貸不到八成,即可無條件解約」,往往會因「是否歸責買方」無法舉證而遭賣方拒絕解約。
市民貸表建議應明訂條款且避免模糊語句,應直接約定:『若於 ○○ 日前,買方未能取得 ○○ 元房貸,雙方同意解除契約並全數退費』,避免使用『非可歸責於買方』等模糊用語。
- 但實務上,大多數的賣方是不同意這類的合約條款的!若買方有具體購屋規劃,因應目前市場、政策條件造成貸款成數不足的現象,建議自備款要提高至購屋價格的三至四成以上。
如何避免支付爭議中的仲介費?
注意!貸款結果是否符合預期,並非房屋仲介可以干預!但卻有很多仲介為了成交而信口開河向買方保證貸款成數!房仲與銀行毫無任何關係,怎麼能保證貸款成數呢?
但若不希望在貸款不成時仍得支付仲介費,建議在簽署「不動產買賣委託契約」與「斡旋書」時,加入以下條文或注意事項:
明確條款載明
「如貸款未達總價○○%,且非可歸責於買方,得解除本合約,並不支付仲介費。」
要求仲介書面確認
若仲介主動提出貸款成數或貸款金額的保證,則建議強烈要求仲介書面確認:
若仲介未完整揭露上述資訊,可成為日後爭議協調的憑據。
事後申訴與消保處理
若事前已和仲介協助貸款成數不足的情形下,不支付仲介費,若遇有仲介執意收費或未盡說明義務,可向不動產仲介公會或消保官反映,爭取調解或退費。
市民貸表結論建議
在貸款成數不足導致解約的情況下,仲介費是否需支付,並無絕對標準,而是視仲介是否完成「媒合義務」、合約是否有明訂條款、及解約責任歸屬來綜合判斷。建議買方應:
事前審慎檢查合約條款。
要求仲介提供貸款成數預評估。
保留所有通訊與估價文件,以備爭議時為主張依據。
貸款成數不足合約無效 PTT 網友怎麼說
案例一:被限貸令突襲,貸不到八成只能解約
原 PO 表示:明明房仲說貸八成沒問題,結果交屋前銀行只給七成,想解約,賣方卻說我要賠違約金?
案例二:信貸湊成數,利率高得嚇人
原 PO 質疑:貸款八成銀行說 OK,結果裡面有兩成是信貸,這樣到底算不算「貸不到八成」?
案例三:仲介口頭保證,貸不到全推給我
原 PO 指出:仲介當初拍胸脯保證貸得到,結果銀行根本沒過件,合約解約後還要我付全額仲介費。
案例四:貸不到款被硬扣 30 萬定金
原 PO 表示:當初沒寫貸款條款,現在貸不到錢,賣方說我違約直接吃掉定金,真的只能認賠?
延伸閱讀與參考來源
- 民法第245-1、565 條條文整理:法務部全國法規資料庫
- 2024《工商時報》:買房不只是付錢這麼簡單 法律專家教你無痛解約
- 2024 Yahoo新聞:交屋延期恐日賠上萬,專家曝限貸風險
- PTT 房產論壇《home-sale》討論文章彙整: